大学生志愿画科普漫画 当伪科学“终结者”
教育
教育 > 大学 > 正文

大学生志愿画科普漫画 当伪科学“终结者”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有些谣言甚至比知识跑得还快。如何阻止今天的青少年变成明天的传谣者?近年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科普进社区实践队想了一个办法:寓教于乐,化知识为漫画,让科学通过网络漫画点点滴滴“渗入”大家的生活。

事实上,科普被视为提高民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科普活动也热浪滚滚。最近,这支科普进社区实践队借2020年全国科普日之机,对2014年成立以来的科普工作梳理发现,充满创意的大学生有望成为伪科学的“终结者”,大学生创作的趣味科普漫画可以作为青年少科普的抓手。

厦大化学化工学院团委副书记高世杰老师介绍,为了对优质科普资源开发、制作和推广,该学院成立了“科普之窗”与社会宣传工作组,科普进社区实践队也是工作组的一部分。实践队每年约有50名同学参与各类科普活动,其中约有4到8人是科普漫画志愿者,他们开脑洞、找资料、写文案、画漫画,创作出了数十个系列的趣味科普漫画作品。

这些科普漫画的创作思路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科普实践队的组织者之一高世杰老师提倡从青少年处征集创作灵感,再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新陈代谢旺盛的青少年许多都以“吃货”自居,那实践队的同学们就从“吃”入手,科普化学知识。

奶油蛋糕总是令人欲罢不能,如果非吃不可的话,到底是植物奶油还是动物奶油更健康一点?答案是动物奶油。因为植物奶油中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这是一种对人体很不利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造成高血脂,科普实践队的同学形容其为“健康的定时炸弹”。

被称为“肥宅快乐水”的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是不少年轻人的心头好,但它们到底为何能让人快乐?科普漫画说,这类饮料中大量的糖会促进血清素的释放,而血清素作为一种神经调节激素可以让我们感到松弛和快乐。还有,在凉爽的二氧化碳气泡冲击喉咙的一瞬间,大脑也会释放更多的多巴胺,这种神经传递素也会让我们快乐。

也有一些年轻人喜欢挑战刺激的美食,比如奇臭无比的鲱鱼罐头。趣味广泛的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们也想到了这一点,为了让更多还没有勇气尝试鲱鱼罐头的人理解它的魅力,同学们在科普漫画中展示了它与臭豆腐的臭味对决结果:鲱鱼罐头与臭豆腐的异味数值分别为8070Au和420Au,鲱鱼罐头“完臭”臭豆腐。

当然,高科技美食也十分诱人,比如近些年大火的米其林分子料理。但手头并不宽裕的年轻朋友也不必伤心,因为化学专业的同学解释,从物质组成的原理上讲,我们从小常吃的棉花糖、果冻也属于分子料理。

就这样,科普进社区实践队的同学们用生动的语言和斑斓的色彩巧妙地将科学知识融入了日常生活,让科普变得易于消化。除“舌尖上的化学”外,同学们还创作过“疫情中的化学”“农民伯伯与化学”“铲屎官需要知道的化学”等科普漫画。

问及他们为何要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科普漫画,厦门大学化学专业大二学生黄晓楠说,很多人可能对化学有误解,希望给大家科普化学的正面用途。生物工程专业大三学生李汶阐体会,在做公益科普的过程中,自己也学了不少知识。而非化学专业的范宇婕自称化学学的并不好,因此她更希望用有趣的方式对看似枯燥的知识进行创造和二次开发,希望“把科学渗入生活,以创造带动科普”。

该学院“科普之窗”工作组长侯旭教授介绍,在一茬茬老师同学的努力下,科普进社区实践队已经整理形成了《科普进社区漫画集(2014-2019)》。后续,也将以5年为周期,整合“科普进社区”团队创作的优秀网漫制作网漫合集,避免“一次性”科普宣传,使科普网漫能够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