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清北《清北学霸方法论》特邀作者冯奥兴分享了他的高中经历。冯奥兴来自湖南省,高考理科676分,此前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录取。
冯奥兴回忆说,很久以前就有叔叔阿姨对他说一定可以考上清北,但一开始冯奥兴只想上个一本学校,所以对成绩并不上心,直到有同学告诉他自己是年级80名时,冯奥兴心底燃起了斗志,因为他知识年级188名。但当时的他也就有那么一点点志向而已,清北什么的离他还很远。
高一的时候冯奥兴尝试性的参加了数学竞赛。没想到,自己稀里糊涂的就过了第一轮。冯奥兴心想但既然参加了,就不想很快被刷下来,那多没面子呀。他在竞赛和常规学习中找到了令自己轻松的做法,就是暂时把常规学习放松了。此时冯奥兴把自己的目标在同学的督促下改成了一个好大学。但也没有特别宏伟的目标。
偶尔冯奥兴也会充满斗志,在高一第一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月,为了能够轰轰烈烈,他强行给自己“打了鸡血”。以六点起,十二点睡,全天候搞学习的模式战斗了一个月。这一个月的结果是让冯奥兴第一次进了年级前五十,并且发现搞学习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累人。后遗症是寒假之中无心搞竞赛。后来因为懒惰,使自己一直在竞赛与常规之间徘徊,重新退回百名开外,竞赛成绩也在边缘上吊着。但在最后的那个暑假,还是离开了数竞组。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数学竞赛让冯奥兴收获不少,数学成为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优势科目。在高二高三的学习中,没有占用冯奥兴过多的时间。
从竞赛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之后,冯奥兴的成绩便稳定下来,几乎一直在年级三四十的样子。后来他的同桌从年级80多名,慢慢进步到了年级第一。这也激发了冯奥兴的斗志,寒假开学后,冯奥兴开始大力的学习生物,经过学习,生物稳定在80左右了。冯奥兴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学习只填补了小部分漏洞却让其他漏洞扩大了。因此他恢复了正常的作息,不只是专注于生物一门,很快,便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提升。当然,还是望不到他同桌的项背,即使他就坐在冯奥兴旁边。好在冯奥兴心态好。
升入高三,冯奥兴终于变成了有志青年。但是初中同学保送清华的消息刺激到了他,高三开学半个月,班主任找他谈了三次话,目的是让他沉下心,用心学习。
并不是说他以前不认真,冯奥兴认为,认真和用心之间是有差距的。他以前也很认真了,但只是坐在座位上学习,只知道我要学习,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但用心学的时候,自己则清楚地知道我在干吗,我要干吗,并且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就像在高一第一次发狠时的感觉,只不过少了热血多了冷静,而且并不感到累,反而觉得状态很不错。他花了两个月,第一次进入了年级前十。每天早上六点四十左右到教室,并在学校里过了一个年,下学期又有两次进入年级前十,还有一次非常幸运地考到第一。
冯奥兴表示,他到现在都不清楚为什么那一次大佬们都考炸了。然而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仿佛是用光了所有的好运。之后的一次月考失误,我没有拿到清北自招名额,就在边缘上。直到高考前,冯奥兴再没考进过前三十,其中更是只有一次在前五十。高考之前的二模,号称信心考试的二模,他更是到了一百名开外。不过,心态还是好的。抱着考清北的打算,做好读湖大的准备,就是这样。冯奥兴仔细算了一算,语文120,数学145,英语140,理综275,680好像挺简单的呀,然后再一想,嗯,湖大也是所好大学。有志青年到哪里都是有志青年。所以在高考前我反而看开了,心态更是放得开,说实在的,高考的时候一点紧张感冯奥兴都没有。写完英语作文他才有点忧伤,还没有轰轰烈烈,高中就结束了。
最后高考的结果,没有全省前几,没有轰轰烈烈。只是刚好考上清北,总算是没白当这个有志青年。
这就是冯奥兴从目标一本到考清华的全过程,冯奥兴表示,唯一的遗憾就是缺少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恋爱,变得不像小说。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