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功在蓉召开
教育
教育 > 行业 > 正文

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功在蓉召开

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功在蓉召开

为庆祝建党百年,总结中国教育发展经验,探索全球教育创新,展望全球教育发展动态,2021年9月18日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暨亚洲教育论坛”。 本届论坛以“全球教育创新,重塑全球领导力”为主题,由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小平故里书院共同主办。

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功在蓉召开

“全球教育50人论坛”聚焦全球视野中的中国教育改革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提升中国教育在世界的领导力建言献策,努力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智库。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采用大会致辞、主旨演讲等形式开展,论坛汇聚了众多奋斗在教育一线的院士、领导、高校校长、教授和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政府、国际组织与智库的长期关注中国教育改革与世界教育发展的理论家和实践家,共同探讨全球教育创新与中国教育展望。

大会主题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部分为开幕式现场致辞。

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功在蓉召开

在开幕式上,全球教育50人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建华教授致辞,全球教育50人论坛已经成为关注中国教育改革的资深学者提供一个探索世界未来教育走向的一个全球性学术交流平台。该智库聚焦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教育改革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探索全球教育未来的趋势,为提升中国教育在全球教育的领导力而建言献策。他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在迈向全球教育领导者的进程当中,需要破解教育发展过程当中的难题,重塑全球领导力。

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功在蓉召开

清华大学资深文科教授、民生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强教授在线上发表了致辞。他从三个方面深入讨论了教育创新和全球领导力。他认为,第一,教育创新对于应对新世纪的发展,以及人类未来的发展都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目前教育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教育的资源分配、配置也很不均衡,全球化还加剧了这一趋势,所以怎么样通过政府、市场以及多种社会干预的方式最终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特别是实现机会公平,是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第三,要处理好精英教育、大众教育与重塑全球领导力之间的关系,必须通过很多制度上的创新来解决,这样才能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

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功在蓉召开

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在致辞中表示创新是大学与生俱来的一种内涵和品质,在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向社会输送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品质的时代新人。

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功在蓉召开

论坛第二部分为云端演讲,杜伦大学校长、牛津大学人文学院前院长凯伦·奥布莱恩以及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美国国家教育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实验心理学院士罗伯特·席格勒也分别发表线上发表了致辞。

在论坛的第三部分的第一阶段主旨演讲环节,有多位专家学家跟大家分别分享他们的研究与观点,他们分别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黄百炼,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欧洲科学院院士、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宁,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欧洲科学院、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何成洲,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宇燕。演讲以全球视野下的2030、2050中国教育变革与创新为主题,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副主任赵建华主持。以下是他们的精彩观点:

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功在蓉召开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黄百炼发表了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质量人才》为题目的演讲。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科不但不能轻视,而且还需要加强,要更加重视。同时他指出,尽管我们现在提出了新文科的概念,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破解。新文科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建议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

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在线上分享了题为《全媒体来重新定义在线教育》发言,胡教授分别从智慧全媒体、智慧教育实践、重新定义的在线教育等视角分享了对在线教育的全新理解,以及对疫情后时期在线教育的展望。

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功在蓉召开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宁首先从七个方面来概括了他对全球化的全面而综合的理解。王宁强调,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学习人文学科的目的。人文学科不求在短时间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在大学的各门学科的分布中,占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中国的人文学者应该不负众望,为全球人文学科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功在蓉召开

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教授发表了题目为《全球治理变局与高等教育的创生使命》的分享。他分别从新时代、新技术、新人文、新教育等的概念和角度阐释了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功在蓉召开

欧洲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何成洲就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发表了演讲。何院士强调,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他分别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国外优秀人才引进、与国外大学建设高水平的教学项目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与观点。

第二阶段主旨演讲以“颠覆性技术对2035,2050全球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西华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敏教授担任主持。演讲嘉宾包括:哈佛大学博士、深圳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院院长的丁学良,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何川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聂珍钊,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院长、唐永胜,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教授王牧华,四川师范大学傅林,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以下是他们的精彩观点:

哈佛大学博士、深圳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院院长丁学良发表了题为《在疫情的情况之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怎么化下去?》。丁学良鼓励从制度的角度,管理的角度,高等教育本身分析疫情下的海外留学,并鼓励准备留学的学子赴海外学习。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全球教育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何川分享了《关于颠覆性技术对工程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报告》,该报告从我国轨道交通教育颠覆性技术发展现状、工程教育的思考、颠覆性技术对工程教育的影响等维度做出了思考与分析。

四川师范大学傅林教授做了题为《面向2035全民学习型社区的构建》的发言。她认为,在当今这个时代,需要构建全民的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的社区包含资源、文化、环境和组织力度,是立体的、综合的社区。同时,学习型社区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协作性和终身性,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有力支撑。

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功在蓉召开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聂珍钊发表了题为《人文数字化与人文观念革命》的发言。他主要讨论的是文学理论的重构,他认为,解决文学危机的研究是一项跨学科的系统基础理论研究,甚至是文学领域的一场根本性革命,需要我们不同学科的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功在蓉召开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全球教育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段鹏以视频方式做了分享,围绕新冠疫情后期,我国5G融媒体应用为人民生活带来的颠覆性变革,观察分析5G融媒体技术概括为“进入时间”“融入空间”“延异身体”,解读了该以怎样的视角去认识中国5G融媒体应用发展。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院长、唐永胜就未来全球精英素质模型发表演讲。

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功在蓉召开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教授、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员王牧华发表了题为《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的高校创新体系构建研究》的主题研究。他从高校创新体系建构的政策背景、高校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以及高校创新体系建构的框架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第四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成功在蓉召开

最后,香港中文大学肖耿主席发言。他强调,未来教育在颠覆性技术的前提下,该如何能够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从教育领域来讲,国外市场的作用发挥更为充分,应该学习其好的部分。政府和教育市场的关系特别复杂,要小心处理,类似于金融领域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因为两者都是复杂系统。

全球教育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玉荣在主持中呼吁:秉承“全球视野、中国基石、现代问题、未来战略”的全球教育50人论坛应站在2035、2050的时间点,思考全球教育创新可能面临的战略问题及战略意外。日籍美国学者福山曾在2013年提出未来全球的十大战略意外,到今天七个都兑现。2050年前全球教育创新面临的十大战略意外,是全球教育精英不得不思考的战略问题。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