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新政”六年多来 各地积极创新做法促政策落地
教育
教育 > 中小学 > 正文

“校服新政”六年多来 各地积极创新做法促政策落地

校服是学生的特定着装,也是学生的身份象征,是学校教育理念和校园标识系统的表现。而校服作为刚需产品,有着非常庞大的市场潜力。2015年6月,国家为了规范管理校服市场推出了“校服新政”。

同年6月,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校服的国家标准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出台,这标志着20多年来中国的校服产业第一次有了统一的规范,成为校服行业的“新国标”。

值得欣喜的是,经过了六年多来的积极探索,国内中小学校服的质量与美观度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在此过程中,一些地区也逐渐创新总结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和模式。

创新校服协商机制 “上海模式”成样板

31888标准实施以来,各地也结合实际进行了有益探索。上海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响应新政,加强对校服行业的监管,指导帮助校服生产企业加快升级改革。

根据国家四部委《意见》和上海三部门《通知》的精神,上海市质检院纤检所积极开展相关标准宣贯会,让企业主动适应标准;同时受邀给上海市一些中小学校的有关人员开展校服标准专题培训,对标准的内容进行重点解读,并就校方如何审核企业产品检测报告等问题作了详细说明。另外,上海市教委也明确了校服采购实施家委会协商制度,校服价格不再设定上限,改为可由家委会通过校服的收费标准后由学校上报主管部门备案。

上海的校服改革的创新探索改善了校服品质提升与传统监管模式的不兼容的问题,为各地树立了政、企、校联动的示范标杆。打通供需两端,不仅使校服选择透明化、校服产品品质化,也促成家长与校服企业以学校为平台进行直接互动,让中小学校服管理工作从生产、采购到选用全方位符合“校服新政”的要求。

出台校服采购标准 四川探索科学管理新方案

四川省教育厅、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6年联合印发了《四川省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川教[2016]108号),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制度,确保校服品质,充分发挥校服的育人和审美功能,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2021年8月30日,四川省中小学后勤协会发布了四川省中小学《校服(园服)采购与验收规范》团体标准,成为中国校服行业内的首份采购团体标准。该标准由四川省纤维检验局等单位起草,除了明确建立以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为主体的校服选用组织,负责具体选用、采购工作之外,对于采购的主要流程、采购合同规范和验收时的内在质量把控,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四川省多元治理体系的构建,有效推动了产品质量提升和优质供给,更好地满足了不同消费水平学生群体的美好生活需要。

积极落实“新政” 多地加速保障家长参与度

让“家委会”更多参与校服采购,才是校服产业健康发展的正确路径。2019年,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国内首份针对校服产业的专业白皮书就提到家校沟通对于提升校服满意度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雄认为,:“采用民主、阳光的形式管理校服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让每一个利益相关者来做决定,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而学校只需要管理程序正义。这样让一切都在阳光下进行,杜绝了桌子下的交易,才能让校服行业健康发展。”

令人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地区对保障家长参与校服采购的重视度在不断加强。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于今年3月5日起,废止原有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意见》(粤教后勤〔2017〕2号),要求省内各地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3号),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省的要求,引入家委会进入校服采购过程,构建公平公开、规范有序的校服选用秩序。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今年在组织辖区内各学校开展校服征订视频工作会上也明确指出,教育委员会将不再提供推荐企业名录,同时,校服采购必须由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并增加公示环节,所有文件留档备查。此举可有效清理影响市场竞争的人为干预因素,营造公平开放的营商环境,同时将校服选择权归还学生和家长,让学生和家长拥有选择优质优价校服的权利。

不久前,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61号(教育类508号)提案答复的函》,对积极推进“有效监管下的校服市场化”问题进行了答复。文件再次强调,要充分保障家长合法权益,明确学校应在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选用校服,并由学生自愿购买。这无疑是为各地推动家长参与校服采购政策的落地明确了方向,让全国的家长吃下了“定心丸”。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