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60周年校庆,原创校史剧讲述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不凡历程
教育
教育 > 大学 > 正文

北语60周年校庆,原创校史剧讲述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不凡历程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上素有“小联合国”之称的北京语言大学(以下简称北语)迎来60周年校庆。校庆期间,北语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话剧《梧桐》正式在该校梧桐会堂两天接连上演了四场。

该剧以反映北语校史、颂扬老一辈汉语教师为主题,立足于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在采编人物真实事迹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态的艺术加工,生动讲述了北语建校以来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平凡历程。

记者了解到,原创话剧《梧桐》由北京语言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文学院联合制作,话剧创作、排演和演出也得到了学校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仅演职人员就有86人,其中绝大部分为北语在校生。

为母校60周年献礼

初秋的北京天高云淡,北语校园中的梧桐大道郁郁葱葱。

9月8日下午2点,北语梧桐会堂,话剧《梧桐》正式上演,通过“玉汝于成+歌以咏志+广叶清音+梧桐情深”四幕徐徐展开,依次讲述了北语前身“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初创时的故事,北语教师被派往巴基斯坦、法国进行汉语教学的故事,完成海外教学任务回国与子女团聚和情感冲突的故事,子女继承父辈事业成为国际中文教师的故事。

北语党委副书记魏晖曾在演职人员动员会上说道,原创校史剧《梧桐》是学校六十周年校庆的形象塑造亮点,通过该剧,展现出北语不仅是一所以语言教育为特色的大学,更是一所多科性发展的国际知名高校。

在两个小时的演出中,20多位演员和60余名幕后工作者一起,带来了北语第一部校史剧,为今年的校庆献上了一份大礼。

演出结束后,剧中何思科的扮演者、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刘津邑一改候场时的紧张,变得兴奋起来,“最后谢幕的时候听到掌声真的很开心,感觉在舞台上也真的释放了自己。”

为了演好这部话剧,很多演职人员从暑假开始即进入排练状态。对于他们而言,一遍又一遍的排练、反复的修改调整,所有的辛苦与汗水,在话剧落幕台下响起掌声的那一瞬间,有了不同的意义。

该剧编剧兼导演、文学院2018级本科生庄子文的紧张心情也在演出结束后得到了缓解,“之前担心别人看完会觉得无聊,但是结束之后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大家的评价还是很感动的。有的同学真的通过这部剧认识到国际中文教育是一个很伟大很有意义的事情,有很多前辈为此奋斗过、努力过。”

让庄子文最感动的是有同学在朋友圈里说看完校史剧感动到哭,还有同学留言追问“主题曲什么时候上线”。

庄子文说,作为《梧桐》的编剧兼导演,自己看过剧目太多遍,反而没有信心它能打动人心,“但从反馈来说还是挺符合预期的,对我们整个创作团队来讲,这是最大的肯定。”

话剧开始前,观众在看演出单。受访者供图

为写好剧本,花费四五个月搜集史料

与其他校史剧不同,赵鹏来、韩教仁、余士仪、何思科、柳建业,话剧《梧桐》中的几位主演并不是北语校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但每个人物身上的故事都来自北语一代代对外汉语教师的真实经历。

话剧《梧桐》中,汉语教师赵鹏来(左一)和同事们讨论人生理想。受访者供图

“建校初期国际中文教育(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是整个教师群体推动的,不能说谁贡献最大、谁贡献第二,大家贡献都很大、都很突出,属于集体的智慧。”庄子文在剧本创作中借鉴了郭沫若创作历史剧“失事求似”的态度,即抛弃对历史的生硬记录,对史实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和表现历史精神,“剧本中的人物都是虚拟的,但事情都是真实的。”

打破众人对校史剧枯燥、宏大叙事的刻板印象,同时不能局限于个人故事而是要反映北语的整体发展,庄子文和编剧团队成员在接到任务之初,就达成共识:切口一定要小、立意一定要高。

虽然已经在学校生活学习了四年,但对于北语的校史,即使是在校生可能也并不十分清楚。为了写好剧本、搜集足够的素材,该剧制作人、文学院老师玄铮和庄子文及编剧团队一起到学校档案馆查资料,“学校50周年校庆的时候有简明校史之类的材料,我们就一年一年地查,选择有代表性的故事,然后再想办法把这些故事揉在剧本里。”

就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很多感人的故事被挖掘并呈现出来。

“我当时看到有一个女老师,刚生完孩子没多久就为了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接受外派出国了。”庄子文也渐渐被校史中这些奋不顾身的故事感动着,2021年12月起至今年4月,庄子文都“泡”在校史材料里。

除了查询史料,针对当时教师工资等小细节,庄子文和编剧团队还专门采访了同时代的老人,“比如我们采访了副导演的姥爷,问他当时在高校的工资有多少,老师的经济水平咋样。”

“作为文学院的一员,我对剧本创作一直非常感兴趣,之前也有一些短剧的编导经历。但写校史剧还是很有挑战。”庄子文告诉记者,整个剧本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修改,仅大的改动就有十个版本,“甚至直到快正式开演了,还有一些细小的改动。”

话剧《梧桐》再现了“电视汉语课堂”这一场景。受访者供图

排练变动不断,“永远以刚才说的为准”

剧本写完并不代表就停止了修改,排练期间,庄子文也会根据演员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剧本。

庄子文笑着说,在排练厅里甚至有一条横幅“永远以刚才说的为准”,“就是特意为话剧定制的,因为一直在变。”

剧中第四幕年代跨度最大,足足有40年。第一次排练第四幕时,刚刚排练不到二十分钟,庄子文就感觉到了剧本的问题,“然后立马就停了,把演员放走,然后我开始改剧本,改好之后再试。每次遇到问题绝不耽搁,立马就改。”

与此同时,为了演好这部剧,这些毫无专业表演经验的演员们也十分努力。

剧中韩雨燕经历了生子的人生历程,但对于这些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学生而言,很多女孩子都没有“抱娃”的经验。刘津邑家中有个弟弟,会“抱娃”的他“现身教学”,教其他演员“抱娃”的正确姿势。

温倩告诉记者,自己经历了三轮面试才最终拿到了余士仪这个角色扮演的机会,“一开始看简介的时候就很崇拜她,也从她的身上真的感受到老一辈教师为了这项事业牺牲了很多、贡献了很多,她的故事带给我的冲击力是很大的。”

温倩和剧中余士仪女儿韩雨燕的扮演者李秋含私底下相处很多,“余士仪对女儿一直有一种愧疚的心理,因为女儿小的时候她没有在身边照顾她。但我对于这种愧疚的心理一直把握不好。有一次李秋含生病了,正好排练到我们家三口矛盾大爆发要吵架的戏,她的嗓子也哑了,一说话就特别委屈,我真的觉得作为母亲自然而然地从心底里产生了那种愧疚感。”

温倩扮演的余士仪(中)在和女儿韩雨燕(右)谈心。受访者供图

值得开心的是,作为演职人员,他们也在话剧的筹备演出中成长了许多。

“以前主要是演员,是一个执行者的身份,但这次是我跟着制作人玄铮老师一起统筹整个剧组80多人。怎么让这些人高效地运转起来,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经历和成长。”庄子文说,在校庆60周年之际推出这样一部校史剧,也是希望能让北语的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让更多的人看到。

刘津邑则十分佩服自己扮演的何思科,“他有一句台词是对自己的后辈说的:无论你选择了什么专业,只要你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刘津邑在何思科身上看到了坚持和执着的力量,“日常学习会不自觉带入何思科,像他一样认真、严谨地思考、学习专业知识。”

演出结束后,庄子文用剧中的一句台词做文案更新了朋友圈状态:而我的大学生活,也在这一年的夏天结束了。

对于庄子文而言,在话剧《梧桐》中“挑大梁”让自己成长了很多,“我一直很喜欢北语,大一进校就想着要写一部戏,然后用一场演出作为毕业大戏。但后来因为疫情以及各种原因,没能实现。这次能够担任《梧桐》的编剧和导演,对我来说真的很感激有这样一个机会能从无到有地完成一部话剧,给我的大学生活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