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儿童教育学院探索适龄孤独症儿童入学适应难题
教育
教育 > 校园 > 正文

浙师大儿童教育学院探索适龄孤独症儿童入学适应难题

孤独症儿童在入学适应上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何帮助孤独症儿童上好学,无疑是老师和家长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为帮助孤独症儿童适应小学生活,缓解家长压力并解决孤独症儿童给教师带来的教学难题,浙师大孤独症儿童适宜融合研究团队开展“孤独症儿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助力活动,希冀破解适龄孤独症儿童入学适应难题。

浙师大儿童教育学院探索适龄孤独症儿童入学适应难题

浙师大孤独症儿童适宜融合研究团队深入民间,面向全国24个省开展深度调查,发现孤独症儿童入学适应水平低,其根本原因在于支持孤独症的教育系统不完善。为此,该团队构建孤独症儿童全支持模式,已在三所学校开展试点应用、并在多省市的六所学校进行推广。

全支持模式通过构建“生存+学习+社交”的孤独症儿童入学适应能力体系,帮助教师明确应该“教什么”的问题;建立“补偿+增扩+综合”的课程调整路径以及开发一系列支持“国家课程+支持性课程”的配套资源,帮助教师从容应对课堂教学;打造友好适宜的支持性学习环境适应孤独症学生身心特质,帮助教师有的放矢地满足孤独症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创建“U-S-C”紧密联动的协同模式给予教师多方支持。

“在支持课中学到了很多,比如学会使用入学适应能力体系对孤独症学生进行目标设定,对学生能够实施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支持等,不仅学生的课堂表现更好,我自己的效能感也明显增强了。”宁波上虞特殊教育学校四年级语文组金老师说。

据悉,孤独症儿童全支持模式集合促进孤独症学生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效能、优化融合教育环境等功能。目前,该模式已为百余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入学适应教育支持,孤独症学生的听课专注度、作业完成度和课堂参与度等课堂适应能力显著提高,情绪与行为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为近百名教师提供三十余次区级以上培训,教师在应对孤独症学生的关系建立、评估开展、课程发展以及学生评价等方面所需的专业核心教学能力明显提升;在广州天河启智学校、福州开智学校等全国多所学校开展全支持课堂教学研讨会,学校从教师、课程到环境等得到全方位、全要素、全流程改造与提升。

浙师大孤独症儿童适宜融合研究团队致力于帮助孤独症儿童获得高质量教育和实质性适应,促进其积极参与校园生活,融入社会,为孤独症儿童与世界互通互融搭建起一座爱心桥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