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鹏:溯洄从之
教育
教育 > 正文

约访刘伟鹏,一开头就弄出了个误会。采访组在收集他的资料时,没有看到关于他年龄的信息。后来问《汉字探花》的图书编辑,对方回复“78”。所以采访组一直在按采访对象78岁做准备。没想到见了面,对面赫然一个板板实实的小伙子,才知道图书编辑说的是78年生人。记者有些乱了方寸,前期准备的一些暖场话和铺垫语言,都扑空了。

直到《汉字探花》这套书摆上来,现场这种仓促慌乱的局面才算结束。这真是一套壮观的书啊。虽然我们之前已经翻阅过,但现在再看到,仍然被震憾到。它那么厚重,看上去很庄严,从封面到内页,整体感觉肃穆可敬。有书为核心,围绕它的采访就有序多了。

整个采访思路基本都围绕《汉字探花》系列丛书进行。因为之前媒体对他有过一些报道,所以采访组提出的专访脉络,他也愿意尽力配合。他的语言表达和他在书中的行文表达方式基本相似,认认真真的,整体基本从容,一些节点也有激动的情绪。他的语言叙述轮廓感很强,很有脉络约束意识,比较注意话语的提炼。这种语言表述方式很受编辑部喜欢,因为脉络清晰,不需要编辑再去费力分割小标题,另外标题也好取,不会有曲解受访者意图的情况出现。

编辑部初定的两个标题都是从他的采访中提炼出来的,一个是《刘伟鹏:不惑而惑》,一个是《刘伟鹏:两个谜》,前一个是说,他过了四十的年纪,到不惑之年,却在对汉字世界的探析中又有了很多疑惑;后一个指的是他在汉字溯源与义理探析中发现的两个谜团。最终编辑部确定以《溯洄从之》为标题,是被书中关到汉字与诗经关系的那段论述感动。在这一部分中,刘伟鹏将《诗经》和汉字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比喻成懵懂青涩阶段少男与少女的相遇,他说商周时期的语言和文字,所处的境况几乎一样:都处于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正在进步而又不是完全成熟,《诗经》创作处于语言的懵懂青涩阶段,是语言叙事抒情唯美化的前夜,而文字在这一时期才刚刚从图画阶段转变成型,有了字的样子,功能还不全。这两者在这一时期的相遇,如同笨嘴拙舌的少年遇到了手足无措的少女,处处显露经验缺少而又情感热切的痕迹,呈现出原生态的、质朴的美。

事实上,按书中所述,从《诗经》开始,语言发展的任何一个时期都与汉字深度融合在一起。汉字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草、楷、行等各个阶段的发展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支脉紧密关联。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的语言、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它是维系中国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与文明兴起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汉字的内敛性和稳定性,帮助中国人通过文化典籍从古人那里获得经验智慧。汉字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影响中国人的生产与生活,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审美都融入了汉字之中,这种通过汉字形成的强大的一致性而形成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能做到虽屡遭外侵仍血脉不散的力量源泉之一。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也是本书的主要脉络。刘伟鹏将汉字的发展与历史故事、古籍知识,山川地理等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去解析,不再将其作为单独的使用工具去理解,汉字义理解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环境相融合,汉字里有地理、历史,还有自然风物,从汉字中看到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从汉字中看到思想变迁,从汉字中能看到战争起源与发展。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哲学史,一个汉字能讲述一个王朝的更迭史,一个汉字能读懂一座城。

采访对话基本是以书的脉络结构为基础,中间偶有一些逸兴思飞的地方,比如说到了草书以及汉字与哲学史的部分,在这样一些汉字的自觉时期,汉字的独立意识、独立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确给了话题更宽广的边界。

应该说这是一场宽阔无垠且又主题明确的对话。如果将这次对话用一个场景来描述,那么我们可以看作面前有一条河,河从中华文化的起源流到如今,我们是河岸上的人。道阻且长,且看溯源者溯洄从之,溯洄从之。

刘伟鹏:溯洄从之

以下为采访:

问:书的前面部分说“有13亿人在假装认识汉字”,请问这一说法是怎么得出来的?

刘伟鹏:这个说法并不夸张。如果调查条件允许,我们可能得出比这更极端的数据。

可能这个问题会让你觉得有些奇怪。毕竟来说,文字谁不认识,每天写,每天用,谁会不知道文字。可是我要说的是,对每一个字的构成,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比如你的名和姓,它为什么不是用别的造型来表示。有多少人能答出来?所以我说,如果你能回答出来,那你至少已经胜过了十几亿人。

汉字形和义的美,多么不可思议,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为伟大,并不仅仅是因为物产丰饶和幅员辽阔,还因为其创造力。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创造出超越群伦的伟大壮举,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由汉字带来的影响和成就,包括各种发明创造,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汉字在在很长一段时间还是东亚地区的交流文字,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家在20世纪前还将汉字作为官方书面规范文字。汉字在这些国家的兴盛、衰落与复兴,与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史上地位是同步的。且人类文明的关键节点是文字的诞生,从有文字记录开始,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年数才开始有意义。汉字的创造,为人类绵延进步起到重要促动作用,有了文字,世界各类文明便开始起步飞跃。文字是人类自我拯救的重要手段。文字使人类彻底摆脱愚昧与昏暗。而汉字因其穿越千年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然而,我却发现,即使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字也知之甚少。汉字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人们对汉字的兴趣越来越弱,关于汉字的书籍总是摆在图书馆最不起眼的角落。比如我们家里的自来水开关,为什么叫龙头?知不知道?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改变了人们的书写方式,大家都在远离笔和纸张,人们不再愿意去一笔一画写汉字,很少再听到笔锋落纸的沙沙声,数据说近四成的人常常提笔忘字,超过二成的人需要写字时首先想到的是电脑,书法和篆刻,竟然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这种困境,怎叫人不心疼。

问:《汉字探花》这套丛书有一千几百页,这里面一共解析了多少个汉字?

刘伟鹏:再厚的书,也无法穷尽汉字之浩瀚。汉字共有十多万个,体量庞大,浩如烟海,要想全面解析,我自己根本做不到。我只能从生活出发,寻找与生活相通且古今相连的常用字。我把这些字以“汉字里的中国战争” “汉字里的中国家庭” “汉字里的中国都朝” “汉字里的中国颜色” “汉字里的中国农务”、“汉字里的山川河流”“汉字里的植物动物”“汉字里的自然地理”“汉字里的中国古城”“汉字里的哲学思想”“为结构脉络,尽量做到做到“一字一史,一字一故事”,方便读者接受理解。

问:对汉字的解析,为什么把《诗经》放在最前面?

刘伟鹏:我们现在读《诗经》,常常对一些字词感到费解,主要原因是因为《诗经》出现的年代,字和词的使用还不是很成熟。首先是字不够用,一些通假字,这儿用,那儿也用,容易把人绕晕,通假字是在汉字的初级阶段出现的一字多用的特殊情况。还有一些字的读音,常常出现错误。比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句,乐字,读yào , 不读le。很多人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墙上,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读对。

《诗经》和汉字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他们所处的境况几乎完全一样:都处于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正在进步而又不是完全成熟,有受欢迎的市场和土壤,同时大众的整体水平都不熟练。

我在书中说,《诗经》创作处于语言的懵懂青涩阶段,是语言叙事抒情唯美化的前夜, 也是语言系统的极端功能的初始阶段。而文字在这一时期从图画阶段转变成型,有了字的样子,功能一样不全。这两者在这一时期的相遇,真是一件有趣美妙而又可爱的事情。如同笨嘴拙舌的少年遇到了手足无措的少女,处处显露经验缺少而又有急切情感的痕迹。《诗经》收集是的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这与汉字的发展时期基本同步,汉字在这一时间的发展,正处于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转变的阶段,文字的发展正进行飞速发展时期。

问:书中说“用色彩归类是中国人最具浪漫情怀的做法”,这句话怎么理解?

刘伟鹏:在科学还没有这么发达的时代,人们靠什么来认识社会,靠什么沟通交流和传递信息?人们怎么对世界和宇宙进行归类和表达?怎么理解天和地的构成?他们的认知和表达如何成体系?中国的先祖们有无数的创造,其中最具浪漫情怀的做法,是用色彩来归类,对应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包括宇宙、社会和生活,无不纳入其中。把归纳和总结做到如此条分缕晰,还能在生活里一一找到对应,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青天绿水,黑夜白昼、红的火焰和血液、黄的土地,他们把对生命与生活感知用颜色来进行概括,构成了原始人对整个自然界的基本色彩概念。青、赤、黄、白、黑,构成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社会观,五元素、五方位、五原色,清晰明了,轶序了然。所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比中国人的先祖更具浪漫情怀,因为这真是一项影响中华文明数千年的、了不起的成就。”

问:甲骨文最先应用在哪个方面?

刘伟鹏:文字最先记录的是人类生活圈的信息,这其中尤以动植物的信息记录最为充分,可以说,以象形为体为开端创造出来的动植物字,帮助人们认知鸟兽草木,加深对世界的了解。

人类在与动植物的合作共存关系中,依据关系远近,以汉字为基础,对动植物类属进行了清晰分类,并且还融入了人类的个人情感,将动植物人格化、符号化,甚至神化,集象形义、概念义和感情义于一体,在这种饱含情绪的关系中,形成了一个和谐共处、清晰有序的局面。

孔圣人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人类以动植物字为根源对鸟兽草木之名的认知,可以让受教育者亲近自然,从中获益感发。比如我们小时候常看到猪圈或养舍门口贴着“六畜兴旺”的对联,“六畜”是指犬、猪、羊、马、牛、鸡,这几种家养动物同时也是最早产生的象形字,这足以说明这些动物在几千年之前就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类对动植物字融入了人类的个人情感,使之集符号化,人格化、甚至神化于一体,同时集象形义、概念义和感情义于一体。《诗经》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一句,这便是把鹿与待客之礼联系起来。在古代,官员们迎来送往的礼仪十分讲究,士之间送礼用鸡,庶民之间送礼用鸭。鸡因其晨鸣之德被喻为勤勉的象征,还因其勇猛好斗的性格被认为不为威武所屈,这是士的精神。而鸭则没有这些精神,它只是规规矩矩觅食的典范,守着乡里不能走远,这是庶民需要借鉴的品质。这是对动物字赋予文化内涵的体现。

问:《汉字探花》丛书的《在金戈铁马间,寻找汉字的踪迹》部书中称,甲骨文中与战争相关的汉字的比例超过了与衣食住行相关的汉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刘伟鹏:战争与文字的关联在所有汉字类别中显得尤为突出,战争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对人的精神气质的影响、对社会风貌和风俗习惯的影响都能在汉字中找到源头。

我们现在说“武装到牙齿”是一种宣传用语,但在几千年前,这确实是一种常见的状态。最小单位的战斗是两个人徒手搏斗,“斗”字的甲骨文是两人以手相搏的象形。后来这种个体争斗的现象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其它层面,比如最初对人的姓氏的确定,“刘”的造字原理便是依据杀斗而来的,再比如 “蔡”字也与凶猛斗狠有关。

随着战争的发展,各种武器被发明出来。冶金技术出现后,战斗力升级,人类的智慧与发明创造在战争中得到体现。

“战”是战争的形态和手段,“争”是战争的目的和结果,“争”字甲骨文字形为两手夺一物,是一种激烈的动态状态,而人们却赋予它另一个满怀期望的静态状态。与“争”相关的字,如“静”“筝”等,都含有安静、和谐和稳定的意思。这是对“争”的动态的平衡。

战争的残酷,是和平年代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汉语体系中很多字词都能直观体现打仗的残忍。

比如“民”字,甲骨文象形为锥子刺进眼睛的场景。锥刺眼是奴隶社会奴隶主对待奴隶的一种手段。统治者通过身体的残害来摧毁被统治者的信心,强制他们只能服从,不能怀疑。战败部落,男人被刺瞎眼睛充作奴隶;女人沦为被抢夺的对象,甲骨文中,“奴”“妻”“敏”三个字最初的含义都与上古时代族群之间的战争行为有关系。战争对孩子的伤害则在奚、童等字上表露无遗。奚字甲骨文左上方是手,手抓着绳索,绳索下拴着一个人,表达捉来的奴隶之意。而“系”字又有的丝形的细弱的意思,这里便是指绑人的绳索很细,绑的是小孩儿。甲骨文 “童”是指的是被刺瞎一只眼睛,站在高处遥望家乡的小奴隶。

问:为什么会把书法字体草书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讲?

刘伟鹏:把书法字体草书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讲,是因为草书的特殊地位。我认为草书是汉字的自觉时期,汉字在这一时期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独立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且边界更宽,艺术形式更丰富。自草书开始,汉字的使用已经到了一个高峰期,在这一时期,汉字已经不止于作为学术和使用的附庸存在,而是有了独立的意识。可以说草书把汉字的美扩到了一个更高更远的边际。它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经历了从实际应用需求到艺术用途再到实际应用需求的循环过程。它让汉字能将情感个性、意象结合,将汉字的艺术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且与中国的政治历史、人文精神以及生产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中国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

问:读一个字了解一座城,一个字了解一段王朝,一个字就是一段哲学史,这是书的后半部分令人印象深刻的内容,能不能展开讲一讲?

刘伟鹏:用地理、历史和哲学来解析汉字,应该说是这套书最大的特点之一。以大家耳熟能详的地理名词为节点来解析的汉字起源与发展,讲述古代名城名山名都城的故事,从汉字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名城名山兴旺与凋敝的历程,读一个字就了解一个城,了解一段地理历史,这是我希望达到的效果。比如洛阳,书中称其为跳跳都。仅周一朝,就发生过两次迁都洛阳事件。后来洛阳总在是建都与迁都之间跳来跳去。王朝选择洛阳、王朝放弃洛阳,是为什么、洛阳的优势和劣势等问题,从“洛”字出发,都能得到解释。

再比如“水浒”这个地名,从“浒”开始,讲商周时期周部族与周边戎狄的关系,再到农耕环问题,直到周王朝的建立。寻找周原水浒的背景、寻找出路和安身之地,古公亶父带领大家历尽千辛万苦寻找一条出路的过程,在《水浒传》中宋江和他的群体同样也在做类似的事情。 “江南”“川蜀”“阴山”“襄阳”“祁山”“陇西”“赤壁”“终南山”“隆中”“九州”“黄龙府”“金陵”“琅琊”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地名,都以汉字为核心,对其形成、发展历程以及繁华、衰亡之路进行了通解。从一个字的解释,看到一座城的变迁。这是我希望做到的。

《在汉字垒起的城头,看王朝更迭变幻》这一部书,从夏开始讲起。我定义夏为“探索者”,因为商朝总是在寻找适合生存的地方。他们是探索者,对待自然灾害没有多少经验,只能不停地换地方,寻找适合耕种的地方,探索制度的建设,他们的探索为后面各朝带来借鉴意义。对于夏之后的商,书中着重解答了几个问题,商朝为什么以商命名?商倒底是什么意思?人们在提到商的时候,总会说“殷商”,把殷和商放在一起说,那么什么究竟什么是殷什么是商,为什么一个朝代有两种叫法?从商字的解析,这里都能找到答案。再比如后面的秦,秦为什么能统一六国,这从秦字的构造中就能看出一二。“秦”字甲骨文为双手举杵舂米之形,这说明秦地粮食富丰,“渭河、泾河、洛河及无数支流冲击形成的关中平原,古称八百里秦川,至今仍是陕西粮仓。此外,“只有星辰可比汉之浩大”“矛盾集合体蜀”“东吴造梦人”“隋如昙花”“唐容万物”“大荣大辱者,宋”“大哉乾元”“硬气”“末代清廷”,历朝历代都以汉字为主线进行了解析。

如果用一个字来串联史记,会是什么字?“中国人向一 竿竹学习得到了多少成果”等等这些都可以从字的解析中得到回答。我们说汉字背后所包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甚至做人的道理,是中华文化中最坚实的部分,它是华夏民族虽经历波折却总能凝聚在一起的重要原因。

汉字与中国先贤思想之间的关系,都融在书里的每一个字中。比如 “‘爱’字,它随时随地变幻,每个人理解也不同,它没有定义,难以描述, 一千个人会有一万种答案。汉字通过对“爱”字不同时期的定义,基本能给出爱的变化之路,也能从中看出古人们对爱的定义。”再比如对易”字理解,甲骨文取自“将器皿中的水倒给另一器皿”的场景,有易换、 给予的意思,本义是交换、给予,使之受益。现在从“易”字的构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易所包含的变化之道,让事情容易起来,才是最正确的处理方式。

“ 德 ” 之 标 准,以“竹”为师, “善”的力量,仪、儒、爱、死、妒、佛、疑、悟、专、狂、郁、隐、苦、师等具有哲学思辩性的汉字,都可以从探析的角度出发,来解释这些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影响,以及他们自身的字义变化发展之路。有多少汉字就有多少故事,有多少汉字就有多少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风云、文化变迁和思想之光,都蕴藏在每一个汉字中。

整体文化是机体,汉字是脉络,脉络是机体的一部分,同时也可以影响机制。在整体的传统文化的环境中研究汉字,会令汉字更有内涵, 也更具故事性。用汉字去梳理整体传统文化,则会令传统文化 更鲜活、更生动,同时脉络节点也会更清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