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是光,个人是镜 ——从俞敏洪与董宇辉的关系说起
教育
教育 > 正文

平台是光,个人是镜 ——从俞敏洪与董宇辉的关系说起

1

俞敏洪与董宇辉是什么关系?

第一眼看去,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在这个视角下,主要有两大叙事风格:或言“赢了全员均沾,输了老板买单”,或言“半夜鸡叫式的盘剥”。

第二眼看去,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在这个视角下,主要的叙事风格就是《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第三眼看去,是平台与个人的关系。在这个视角下,平台是光,个人是镜。光有阳光、月光、灯光,镜有凸透镜、反光镜、哈哈镜。恰恰得是“阳光-凸透镜”组合,才能点燃熊熊大火,其他组合似乎全都难现“星火燎原”的奇观。

现在,综合这三个视角,笔者梳理出“东方故事”的4条脉络,以解“俞董方程”。对了,梳理的原则只有一个:实事求是。

2

第一条脉络:假如没有俞敏洪,董宇辉会怎样?假如没有董宇辉,俞敏洪会怎样?

假如没有俞敏洪,董宇辉的人生也无可限量,但肯定与现在的董宇辉大不相同。当俞敏洪领衔打造新东方教育平台的时候,董宇辉是一名优秀但名不见经传的英语教师;当俞敏洪推出东方甄选直播平台的时候,董宇辉成长为一名现象级的文化主播。很显然,从教育平台到直播平台,董宇辉的主体策略就是“跟着走”。

但“跟着走”不等于“照着搬”。他因为羞于卖货所以“顾左右而言文化”,结果剑走偏锋,成为独树一帜的“知识主播”或“文化主播”,最终成为一个大网红——对了,董宇辉讨厌别人称他为“网红”,但也只有名人有资格讨厌“名”、网红有资格讨厌“红”,没成为网红的人若说“讨厌被称作网红”,那不是自作多情么?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俞敏洪,以董宇辉“羞于卖货”的性格,即使不能说“断然”,也可以说大概率地,他不会走上直播带货之路,也就没有今天这个样子的“爆红”,上热搜上得心生厌烦。

君不见:如果你独立创业,脑袋决定命运;如果你加盟某个圈子,那么,很大程度上就是“圈子决定命运”了。“圈子决定命运”的真实含义是“圈子的领头人决定圈子的命运,圈子的命运决定你的命运”。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1999年,如果你加盟乳业,那么,加盟蒙牛是一个样,加盟牛妈妈是另一个样,即使你付出同样的努力;同样是1999年,如果你加盟电商,那么,加盟阿里巴巴是一个样,加盟8848是另一个样,即使你付出同样的努力。为什么?第一原因在于,各个圈子的领头人不一样。第二原因在于,你还是你,但你一旦加入某个圈子,就会身不由己地被圈子决定一些东西。

历史上,韩信很能干。但韩信在项羽的圈子就无所作为,在刘邦的圈子就叱咤风云。

反过来,假如没有董宇辉,俞敏洪的新东方教育该怎样还会怎样,但东方甄选就不同了,可能还要在水下漫游几年,一飞冲天的大运大概率不会这么快、这么急地到来。

3

第二条脉络:俞敏洪是不是伯乐,董宇辉是不是千里马?

可以说是,但不是简单的是。

在董宇辉成名之前,俞敏洪和董宇辉也许压根就没照过面。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相人不同于相马,相马的伯乐是事前认证,相人的伯乐是事后验证。

如果说俞敏洪是伯乐,那也只能说他是一个提供平台的伯乐。至于“千里马”呢,跑起来才能看见,没跑起来谁也看不见,即使“看见”也容易看走眼——多少领导看好的人最后一塌糊涂,多少领导不看好的人最后风生水起。所以,俞敏洪所做的事,就是把一批“马”招到平台上,让他们跑,这就叫作“赛马不相马”。结果,董宇辉这匹“千里马”跑出来了。

事实上,董宇辉是一匹“黑马”。“黑马”是意外之马。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俞敏洪,在你旗下,全国有那么多主播,其中有一个叫董宇辉,你不大可能一开始就对他予以强烈关注,即使关注到了,看他一副不情不愿、不热不衷的样子,你能想象他会成为你们公司的头部主播吗?是正常人,大概率都不会这么想吧?但就是董宇辉,一个“不叫卖的卖货者”,歪打正着,异军突起。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就是“钱是非钱的副产品”。

在这里,直播平台是“光”,董宇辉是“镜”——它不是简单的反光镜,也不是变形的哈哈镜,而是一面凸透镜,把光聚焦到了“文化龙头”上,并让这个“文化龙头”带动起长长的龙身和龙尾,那就是它后面的产品。

4

第三条脉络:怎么看待“小作文事件”?

“小作文事件”本来不是个事儿。

如果一开始就坦坦荡荡地说明,董宇辉朗读的小作文,有的是本人之作,有的是他人之作,有的是董宇辉与团队合作之作,没有任何问题,这无损于董宇辉的形象。美国总统不是还有“总统就职演讲撰稿人”嘛。

最关键的一点:实事求是永远不会错。

真正的事儿,出在对“小作文事件”的反应上。

心理学上有个“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的。”

“小作文事件”之所以酿成大祸正是这样:10%是由事情本身组成的,90%则是由各方的不当反应造成的。“小编抱怨”后,什么“主播变更”,什么“给粉丝开会”,什么“海报事件”,等等,自家的一系列不当反应,硬是把小事闹成了大事。

“小作文事件”的焦点之一是“山西小作文”。那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乔家大院》,投向百年前的乔致庸与孙茂才,看看他们的相爱相杀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

如果没有乔致庸的“事业盘”,孙茂才纵然是天王级的“操盘手”,又能如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孙茂才后来被乔致庸赶走,在生意场上无缘再遇“伯乐”,辗转到了官场。

如果没有孙茂才胆识过人的辅佐,乔致庸在掌业的最初阶段就有可能“折戟沙场”了。

所以,人扶人,人成就人,从来都是相互的。

“小作文事件”后,好多人在讨论董宇辉“当留还是不当留”。

回顾乔致庸与孙茂才,什么时候“一个愿留,一个愿被留”?事业方向一致的时候。这时候,“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碗不怪盆磕,盆不怪碗碰。

什么时候“割袍断义”?根本利益冲突的时候。当孙茂才对乔致庸意图取而代之、夺取家业的时候。

而董宇辉与俞敏洪不存在根本冲突,他们理想一致,事业一致,所以“一个愿留,一个愿被留”的结果应该是毫无悬念的。

还有一点很关键,千里马能不能日行千里,不仅与马有关,还与系统有关。

可以说,董宇辉是在新东方和东方甄选这一体系中生长出来的“头部”,这里有与他高度匹配的“身子”。如果离“原身”,就“新身”,风险反而是大的。

5

第四条脉络:俞敏洪和董宇辉谁是绿叶,谁是红花?

就像修辞中的“互文”手法一样,这两个人互为绿叶、互为红花。

董宇辉当红之后,两人出场,董宇辉往往居“C位”,“董红俞绿”一目了然。有人说俞敏洪没格局,那么,这不算格局算什么?

至于报酬,不出事小涨,出了事大涨,这算不算没格局?应该也不算。企业里每个人都有相对固定的生态位,要改变某个人的生态位,总得有力量推动一下,力到则动,力不到则不动,哪个公司还不是这样走过来的?而且好多公司习惯于一年一度,年关才变。当然,俞敏洪本来可以更高瞻远瞩一点,主动变革,而不是被动变革。

还有人说俞敏洪当初从老东家“东方”那里跳出来,然后给自己开办的公司取名“新东方”,这很没格局。如果工商注册不下来那是另一回事,如果当时工商允许注册,这样的“继承与超越”,这样的“僧借佛光”,这样的“借势营销”,是算一种聪明呢,还是算一种愚蠢?如果是你,放着现成的光,是借还是不借?要知道,月亮要是不去反射太阳的光辉,那它就是漆黑一团!

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超越了它所脱胎的“东方”;后人若有再脱胎于“新东方”者,唯有再行超越,方显英雄本色。

前面说了,共同出场时往往“董红俞绿”;但在更大的背景上,董宇辉目前的一切作为又何尝不是“绿叶”,成就着新东方与东方甄选,也成就着俞敏洪这朵“红花”。

比较而言,俞敏洪是公司的最后责任人,他盼“能创造价值的人”如盼甘霖,也许别人来去自如,唯他不能。他是“电影制片人”,他得守着片子。

作者/南风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