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爱同行•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公益系列活动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
教育
教育 > 正文

聚爱同行•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公益系列活动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

4月2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浙江省教育厅和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指导,国家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的聚爱同行·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公益系列活动在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举行。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东斌,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李一波,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鲍铁虎,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国家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主任蒋云良,华东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院院长邓猛以及浙江省孤独症人士及亲友协会副主席程大法等出席本次活动。

朱东斌指出,孤独症儿童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内容,办好孤独症儿童教育,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孤独症儿童教育,特别是“十四五”以来,专门将孤独症儿童教育纳入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他表示,中心的设立在特殊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并肯定了中心一年来为推动全国孤独症儿童教育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朱东斌强调,中心要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坚持使命引领,以“服务中国、引领世界”为核心使命和最终目标,持续把“国字号”招牌打响擦亮;要深化内涵建设,加强理论研究,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孤独症教育理论体系,主动服务实践,建立孤独症儿童教育数据库,持续锻造硬实力的成果;要注重数智赋能,持续扛起“先行者”担当,充分运用好浙江的区位优势,为全国乃至世界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理论指引,讲好孤独症儿童教育的中国故事。

李一波对所有关心、支持孤独症群体的社会各界表示感谢。她倡议相关部门深化协同、加强合作,切实完善社会保障网络;希望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用科学方法为孤独症儿童成长精准赋能;期待社会各界加强关注、奉献爱心。省残联也将持续用心用情用力投入对孤独症群体的关爱服务,为孤独症群体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平等、有温度的世界。

蒋云良代表学校向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和工作规划。他表示,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扎实推进各项建设与发展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将进一步聚焦核心任务,科学实施战略规划;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中心的综合实力;扩大资源辐射,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并强化保障措施,确保中心持续健康发展。

活动现场,来自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市特殊教育学校、马鞍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宁波市鄞州区特殊教育中心、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乐清市雁山学校的联盟单位代表共同点亮象征希望与协作的“星火之屏”,宣告孤独症儿童教育发展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将通过立体化合作模式,推动课程研发、师资培养、医疗服务等优质资源的开发,为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心还与福州市星语学校、苏州市星惠学校、温州市润星学校、杭州市杨绫子学校、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南京市秦淮特殊教育学校、青岛市晨星实验学校、绍兴市上虞区特殊教育学校、深圳市南山区龙苑学校、新疆阿克苏地区启明学校等培育对象完成签约。以跨地域的温暖接力,培养更多孤独症儿童健康成长的沃土,让更多星星都绽放美好光芒,开启孤独症儿童教育协同发展新篇章。

此外,为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在孤独症儿童教育情境中的运用,杭州市杨绫子学校的师生们现场展示了题为“春游我做主”的主题微课,用技术诠释“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的教育理念。国家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执行主任、浙师大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院长曹漱芹和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学术院长沈春华,先后分享了孤独症儿童未来课堂的可能形式和实现路径,总体勾勒出了孤独症儿童未来教育的新形态。浙师大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周跃良对主题微课进行了精彩点评,表达了对国家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未来课堂研究产出的期待。

活动中,孤独症孩子及家长和朗读者们一同开启星空下不孤“读”公益行动,用动听声音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力量,声音穿透心灵,现场嘉宾共同见证了语言疗愈的力量,感受到心灵之间深情的对话与交融。

来自全国各地的特殊教育专家、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孤独症儿童家庭代表及浙师大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