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成功举办2025年“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项目
教育
教育 > 校园 > 正文

南京理工大学成功举办2025年“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项目

日前(2025年7月11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2025年“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在南京理工大学圆满结营。钱学森学院联合党委书记李涛、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吴文华、王瀚以及项目团队全体教师出席了结营仪式。

据了解,本届暑期学校于6月30日在南京理工大学启动,项目以“智能制造与创新创业”为主题,聚焦新工科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构建了“课程学习+实践探索+文化研学”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来自白俄罗斯、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印尼、越南、摩洛哥、伊朗等7个国家的近30名中外优秀青年参与了此次项目。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赵茜,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陈丹鹤,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刘婷婷教授、副院长吴文华、王瀚出席了开营仪式。

结营仪式上,学生代表以小组形式,通过视频、图文、演讲等多元方式,围绕课程学习、工坊实践、文化体验等主题进行了成果汇报。钱学森学院联合党委书记李涛发表致辞,对学生们的全情投入给予高度评价,并肯定了各部门在教学安排与文化活动保障方面的协同努力。随后,与会嘉宾为全体学生颁发了结业证书及特别定制的留影纪念,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

据介绍,该项目由国际教育学院与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联合设计,依托学校在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双一流”优势学科平台,围绕智能制造、3D打印等前沿领域,开设了七场高水平学术讲座和三场实践训练,并配套两次校外企业参访与项目设计任务,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素养与创新能力。

今年是学校连续承办该项目的第3年,通过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具备独特优势,也吸引了众多来自欧洲的学生积极参与。本次项目亮点纷呈:

聚焦优势前沿学科,打造高端学术课程体系

南京理工大学充分发挥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资源,精心组建校内高水平授课团队,设计了涵盖智能工厂、结构光3D成像、增材制造、激光焊接技术等前沿课程。项目以学术体验为核心,通过学术讲座、专题研讨会、实训实验、分组讨论和成果汇报等多种形式,为境外青年学生提供了深度接触中国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宝贵机会。

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彰显双创教育全球担当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充分发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平台优势与资源聚合能力,实现了“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国际化”三维协同,不仅构建了境外青年深入了解中国科技与产业变革的窗口,也为推动国际产学研协同育人探索了务实路径,体现了我校双创教育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责任与格局。

体验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中国国情教育内涵

暑期学校精心安排了基础汉语、书法艺术、太极舞龙、传统木工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项目,以及南京历史文化展馆和江苏现代产业发展考察活动。通过“学术体验”与“文化体验”的有机结合,让境外青年学生在感受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深度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活力。

服务教育对外开放,创建国际教育合作品牌

本次“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南京理工大学在推进教育国际化、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方面的积极作为。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留学南理工”国际教育品牌建设,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为推动江苏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做出更大贡献。

该项目是南京理工大学紧扣“一带一路”倡议与“留学中国”计划,聚焦国际传播力、人才引育力与文化感染力的同步提升,展现了学校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战略格局与育人担当。未来,南京理工大学将继续秉承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断创新国际暑期学校的内容形式和质量标准,努力将“锦绣江苏”项目打造成为展示中国高等教育水平、传播中华文化魅力、促进中外青年友好交流的重要平台,让更多境外优秀青年通过这扇窗口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