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北京市鼎石学校与日中友好协会举办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文化交流研讨会。这场对话,不仅展现了两国教育交流的最新成果,也揭示了全球化时代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北京市鼎石学校与日中友好协会合影
鼎石校长Emily McCarren博士在开场致辞中回顾了学校的教育理念:“正是通过联结、共同的梦想与相互尊重,我们才能在这脆弱的星球上筑起桥梁,支撑起我们共同的未来。”
McCarren博士特别提到,这正是鼎石梦的核心:从鼎石毕业的年轻人将因自己出众的才学、坚实的文化、敏锐的情感意识,去为这个世界中带来积极的改变。鼎石拥有来自25个国家与地区的师生,并拥有多个长期的文化交流项目,作为一所根植于中国的世界学校,鼎石强调对于中国语言、文化与传统的认同,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与全球意识。
这一教育理念在鼎石2024届毕业生吴阳的成长故事中得到生动印证。2023年,作为交换生赴日的吴阳经历了从文化冲突到文化融合的蜕变历程。“最初的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让我无所适从,”吴阳回忆道,“但正是日本同学那些不经意的关怀——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耐心的解释、一份手工制作的点心,让我逐渐打开了心扉。”
这段经历不仅改变了吴阳对日本文化的认知,更让她学会了用开放的心态面对差异,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跨文化体验——同学们在节日时亲手制作饼干,邀请她教授中国菜,甚至在毕业典礼上安排她用中文主持。如今的吴阳已成为学校中日文化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去年夏天成功组织了学校的首次“日本文化之旅”。
在本次交流活动上,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宇都宫德一郎在发言中追溯了两国交流的悠久历史,中日两国有许多有志之士与民间人士为两国的友好事业不懈努力。他认为年轻的学子们是连接中日友好的宝贵桥梁。“我衷心希望,今天在这里的相遇与交流,能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让友好之花代代传承、永续长存。”
新宿日中友好协会理事长高桥秀华分享了与鼎石合作的具体案例。连续两年的暑假,该协会为鼎石师生精心设计了涵盖茶道、能乐等传统艺术的文化体验项目。“我们特别注重让学生通过‘做中学’来理解日本文化精髓,”高桥理事长说,“比如在茶道体验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礼仪,更要体会‘一期一会’的精神内涵。”
奈良女子大学校长通过视频连线表达了对教育合作的期待:“我衷心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成长为推动世界和平、改善地球环境的栋梁之才,在社会中茁壮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活动现场,双方交换礼物
正如千年之前鉴真和尚与阿倍仲麻吕所展现的那样,真正的教育交流从来都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在相互理解中共同成长。今天,新一代的教育者们正在用行动诠释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永恒智慧,为两国青年搭建起通向未来的桥梁。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样的教育实践或许提供了答案——培养能够超越国界、理解差异、共创未来的新一代全球公民。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