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学123周年校庆
——历史纪录片《百年学衡》回顾
一百年前,十朝古都南京,一群学人相聚在这里。他们有的长衫芒鞋,有的西装革履;有的须发渐白,有的风华正茂;有的博通经史子集,有的浸淫欧风美雨。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倔强。
他们是一群倔强的人:闳识孤怀,立复兴传统文化之志;特立独行,怀探索现代文明之心。他们创办《学衡》杂志,倡言“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被世人称为“学衡派”。
《学衡》以一份学术杂志,能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凭借的是什么?思想和行动。借用1878年法国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在纪念伏尔泰(Voltaire)去世100周年大会上演讲的句式,《学衡》在批评和赞美声中远去,它不仅仅是一个学派,还是一个世纪。
——学衡派
Xueheng School
全集介绍
这是一部讲述学衡派百年历史发展的专题纪录片。1922年,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一群爱国知识分子出于对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共同见解走到了一起,他们就是身处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不激不随、特立独行的“学衡派”。“学衡派”成员中既有柳诒徵、王伯沆这样的中国传统学术的集大成者,又有梅光迪、吴宓、胡先骕等从哈佛学成归来、深谙西方文化精髓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以救国为初心聚集在南高师-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创立了《学衡》杂志,他们希望帮助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优秀文化,了解西方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从而改进中国文化。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为中国的强大,为国家抗战胜利贡献力量。他们莫逆于心、相望于道、殊途同归,一同揭橥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这样一条现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第一集
《昌明国粹》
内容介绍:
《昌明国粹》讲述学衡派成员们在举国上下以全盘西化的浪潮之中,坚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人伦精神,昌明中国国粹的故事。
点击观看:
今人所讲之新道德,绝对与今日腐败人物所行所为不相容,而绝对与孔子所言所行相通。所争者在行与否耳,言之而不行,孔子一招牌也,德摸克拉西一招牌也。
——柳诒徵
今欲造成新文化,则当先通知旧有之文化。
——吴宓
作者只认真理,其言论之趋时与否,迎合当世之心理与否,则所不记也。
——梅光迪
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无偏无党,不激不随。
——《学衡》杂志宗旨
第二集
《融化新知》
内容介绍:
《融化新知》讲述学衡派成员为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传播西方文明的思想内核,传播最优秀西方文化的故事。
点击观看:
融贯中西学术,培养融贯中西学术之人才。使学者以西洋眼光及方法,观察及研究吾国固有学问。
——刘伯明
先民之才智魄力,与其惨淡经营之功,盖有足使吾人自豪者。今则东西邮通,较量观摩,凡人之长,皆足用以补我之短。乃吾文化史上千载一时之遭遇,国人所当欢舞庆幸者也。
——梅光迪
孔孟之人本主义,原系吾国道德学术之根本,今取以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下之学说相比较,融会贯通,撷精取粹。再加以西洋历代名儒巨子之所论述,熔铸一炉,以为吾国新社会群治之基,如是则国粹不失,欧化亦成。
——吴宓
第三集
《知行合一》
内容介绍:
《知行合一》讲述学衡派将中国传统的人文地理和西方现代地理学相融合,创造出新的史地学,并积极通过史地学的学术实践来参与中国抗战活动。
点击观看:
苟一国国民对于其本国地理情形尚茫然无知,又何能知其国家之可爱?
——胡焕庸
一生治学,不外五事:一曰国魂,以谋发扬中华民族精神;二曰国史,探索中华文化之渊源;三曰国土,研究中国在世界之地位;四曰国力,衡断经济建设对国计民生之关系;五曰国防,以唤起爱国思想与民族正义,培养新生力量。
——张其昀
君等方在年少,外出就事决不可畏繁剧,教课而外,当同时担任职务,此君等应有之责,亦不可废弃之练习机会也。
——刘伯明
第四集
《诚朴雄伟》
内容介绍:
《诚朴雄伟》讲述在抗日抗战中,学衡派成员们在危难之中,坚守文化立场和道德立场不动摇的故事,他们的言行是对“诚朴雄伟”最好的写照。
点击观看:
启之,辟之,灌之,植之,以炎黄胄裔之悠久,拥江河山岳之雄深,宁遂无奋发自强为吾国一雪此耻者乎?闻诸子言,斯刊职志,本史迹以导政术,基地守以策民瘼,格物致知,择善固执。虽不囿于一家一派之成见,要以隆人格而升国格为主。
——柳诒徵
文化所能望见的比机械远得多,文化憎恶仇恨,文化具有一种伟大的热情,这就是温馨和光明的热情。它甚至还有更伟大的热情!使温馨和光明在世上盛行。
——吴宓抄录马修•阿诺德的话鼓励学生
动物植物都有一死,人对死亡也不要害怕,不要看得太重。作为一个中国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苟且偷生。
——王伯沆
当此中国文化蝉蜕之际,文科学者责任尤重。……如何始能恢复民族自信力及其他学术思想上无数问题,皆赖贯通中西、高怀卓识之士为之解决,而解决此种问题之困难,与解决物质建设之困难实远过之。
——梅光迪
为了抗战的胜利,我们在心理方面要养成坚忍不拔的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进取心,苟且偷生的习惯必须革除。
——胡先骕
制作团队:
制片人:严楹
总导演:高翔
总撰稿:孙江
撰稿:刘超 高翔 赵千迪
策划:孙江 谢任 林鑫
资料统筹:王楠 谢任 宋逸炜
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制作,敬贺母校123周年校庆。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